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辛守庆国画

水墨人生

 
 
 

日志

 
 

【原创】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2010-09-30 17:19:05|  分类: 花鸟花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 辛守庆 - 辛守庆

辛守庆与著名美术评论家华夏(左:华夏,右:辛守庆)

 

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华  夏

         中国画家辛守庆先生在北京美术馆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观察和思考,觉得他有三个可喜之处,值得称道。

       一是他在中国画创新的途径上做了最佳的选择。

如今热心于中国画创新的人不少,但所选择的途径却未必妥当。中国画的创新要在中国画作为整体的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而不是在不能代表传统的局部因素的基础上;有的甚至排斥传统特色的重要因素,另起炉灶地搞“创新”。为了兼顾艺术探讨自由和多元化发展的原则,可以允许不受画种特色制约的尝试的同时进行,但在种种创新的尝试之中,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这种尝试,并把它作为中国画创新的最佳途径来加以重视与提倡。他对于中国画这一固有传统艺术瑰宝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们才对中青年中国画家寄予热切的希望;希望他们把这个问题更好地重视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也因此而对辛守庆这样的中国画家的成长与发展,感到十分难得的可喜。因为他不仅自幼酷爱中国画,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刻苦学习、研究中国画;在中国画创新的途径上,一往情深地做了最佳的选择,并已取得至为可观的成绩,而且还将继续在传统基础上为中国画的创新做出贡献。

       二是他为取得创新的新成就打下了基础。

       坚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并非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传统基础,光求新意不能成为有传统特色的中国画;不善于创新,徒有传统功力也等于原地踏步,因此要想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就得在掌握传统与探索创新两方面都有足够的基础与条件方渴望有成。而这对辛守庆来说,是都具备了的。无论对中国画传统技法、技巧的掌握和对中国画传统特色的理解,以及其他有关理论知识的修养等方面看,他都已不是一般的水平。与此同时,他又在创作新意与寻求上取得了进展。他不仅勤于写生,创作题材力求从生活中来,为探求作品内容的新意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表现形式也做了多种尝试,包括现代西方绘画的有益因素都适当地吸取,从而使作品既有较明显的传统特色,又有不同程度的新的面貌。这既是辛守庆先生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又是今后获取创新新成就的良好基础。

       三是较高水平的追求已初露锋芒。

       融主客观于一体和能动地表现客观,使作品具有意境、神韵与情趣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画所要求的较高层次的境界,也是中国画创新探索的新课题。创新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在新的中国画作品上面创造出新的意境、神韵与情趣来。这个要求虽然是较难达到的,但辛守庆有些较好的作品,如《春上枝头》、《秋实》、《生生不息》与《天地之间》等画里,却已在这方面初露锋芒,显示了他的发展潜力与渴望达到的美好前景了。

【原创】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 辛守庆 - 辛守庆

 

【原创】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 辛守庆 - 辛守庆

 

【原创】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 辛守庆 - 辛守庆

 

【原创】难得的可喜之处——辛守庆的中国画 - 辛守庆 - 辛守庆

  评论这张
 
阅读(1102)| 评论(14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